克而瑞权威发布丨南京2017年上半年度房地产企业销售TOP榜(1-6月)
克而瑞南京机构发布《南京2017年上半年度房地产企业销售TOP榜》,全面总结在过去半年南京主要在售楼盘的销售成绩情况,在南京楼市遇“房产小年”,南京房企销售业绩到底如何,哪些项目能杀出重围?南京2017年上半年度房地产企业销售TOP榜为大家揭晓。
★目前多家开发商联合拿地、共同开发现象已成常态。单一的以股份比例或者主导操盘方进行统计的销售排行榜,对房企评估的局限性日益明显,已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。有鉴于此,克而瑞南京机构对企业销量排行榜进行了全面升级。
《房企销售权益排行榜》是指房企在所有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中所占股权对应的销售业绩,主要用于衡量房企的资金运用和投资布局水平。
《房企销售流量排行榜》是指房企操盘口径的销售业绩,主要衡量房企的项目操盘和管理能力,即将所有自己操盘项目的销售额加总计算出来的销售流量,进行排名(如果合作项目的控股方控股比例达到51%及以上,项目销售金额全部计入控股方销售业绩)。
政策高压下,一线房企销售额和销售面积依旧排在前列。万科、世茂、保利、荣盛、正荣、碧桂园等都是南京房企中销售的常胜将军。
房企解读
2009年,保利地产落子南京,从河西到城东、仙林、江宁和江北,10盘敬献金陵; 18年布局,保利地产用一代代优质产品谱写南京之路,业绩飘红,在南京楼市销售排行榜上榜上有名。2017年保利地产迎来其落子南京的第18年,上半年凭借10盘热销,揽金46.66亿元问鼎企业权益金额榜。
从项目布局上看,遍布南京各个重点区域,各项目的地理位置均较为优越,例如位于河西中部的保利天悦,周边配套完善,交通出行十分便捷;位于江北新区的保利西江月,地处江北新区规划核心区域,未来发展前景可观;位于南部新城的保利堂悦,随着大校场机场搬迁,区域价值已与河西、江北新区呈现鼎足而立之势;产品结构上,保利地产也是全产品系覆盖,从首度问世的河西中部豪宅保利天悦,到助力保利问鼎的刚改兼顾改善的保利西江月,到完美收官的品质刚需新城保利天地和刚改产品保利中央公园。接下来保利堂悦、保利中央公园还将推出公寓产品,真正做到全产品系覆盖。
与2011年初登陆南京,并凭借金色家园一炮而红相比,万科已与南京这座城市风雨同舟十六载。尤其是2014年以来,凭借良好的口碑,南京万科旗下的多个项目实现了快速去化,站稳年度成交金额前列。从区域布局上看,万科重点投放的南站已集结六子(含地块),随着大校机场迁出后,主城这最后一块宝地将快速承担起与河西、江北新区鼎足而立的态势,地段升值潜力爆发式兑现为价值;从产品机构上看,从南京豪宅标杆城中别墅安品园舍、到此次助改善型项目万科翡翠公园、万科璞悦山,以及刚改为主,兼顾改善与刚需的南站的都荟系列、再到刚需、刚改兼投资的溧水万科城,产品全系覆盖。并且每一个项目都根据其主区域属性和竞争环境精准定位、精心打造成为越来越多万科铁粉追捧的对象。八盘联动模式全速开启之下,其业绩表现值得期待。
近几年世茂地产在南京发展势头强劲,多盘联动,一直位于房企排行榜前列,2017年上半年凭借世茂外滩新城、海峡城、世茂城品、世茂荣里和世茂君望墅五盘以总销售额40.45亿元荣居房企销售额季军。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世茂外滩新城,其凭借所处的优质地段和配套、学区优势取得18.75亿元佳绩;其次是海峡城项目贡献10.31亿元,其上半年住宅产品全部收官,另有公寓在售;世茂城品作为世茂3.0在南京落地的第一个项目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销售额达8.73亿元;另外世茂荣里和世茂君望墅分别贡献了3.74亿元和0.49亿元。
从2017年上半年项目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来看,金额榜的上榜门槛是11.02亿,面积榜的上榜门槛是5.80万方。
项目金额排行:
第1名,河西的金融城,成交金额37.12亿元。
第2名,城北新玄武的中海玄武公馆,成交金额29.70亿元。
第3名,河西正荣润峯,成交金额27.32亿元。
第4名,河西海玥名都,成交金额25.44亿元。
第5名,城北燕子矶新城的融创玉兰公馆,成交金额25.17亿元。
项目面积排行:
第1名,河西的金融城,成交面积20.88万方。
第2名,溧水碧桂园翡翠台,成交面积10.95万方。
第3名,城北燕子矶新城的融创玉兰公馆,成交面积8.51万方。
第4名,六合荣盛鹭岛荣府,成交面积8.35万方。
第5名,城北新玄武的中海玄武公馆,成交面积8.30万方。
数据说明:
1、排行榜的统计时间为2017年1月1日-6月30日(含高淳溧水)。
2、可售商品房(普通住宅+别墅+酒店式公寓+商办+车库其他)。
3、此次数据统计口径为签约备案的成交数据:
(1)认购但是没有签约备案的数据不在统计之列;
(2)部分近期开盘的楼盘,成交套数可能未及时入网,不在本榜单统计内。
4、销售金额以亿元为单位,销售面积以万方为单位。
5、2017年6月退房已删除。
延伸阅读:
1、2017上半年总结展望|三四线取代一二线成新热点,但持续性待考